生肾不息 | 我的第二次生命
上海华爱公益基金会  2017-12-07

24岁的小强是“生肾不息”亲属活体肾移植资助项目的第八例受助者,而他也是项目启动以来资助的最年轻的患者。

小强发现自己得了尿毒症,还是在去年冬天的时候。刚开始感到腰特别疼,不久之后脚踝又痛,治疗了没有变化,后来高烧、站不起来,“医生说,查个血,那时候肌酐就800多了……说实话,那时候我连‘肌酐’这两个字都不知道是怎么写的。”

被疾病折磨着的小强躺在病房里,不知发生了什么。“……就听到妈妈在医生办公室里哭,我看到我爸爸的眼神也不太对。我问,最坏的打算是什么,我爸说,最坏打算就是换肾。我说,死不了就不怕。”

虽然心里坚强,但是小强刚开始却仍然接受不了自己得病的事实。“第一次进血透室的时候,看到床上都是年纪挺大的人,心想,我二十多岁的人,和六七十岁的人,躺在一起治一样的病……心里打击真的很大。”

得病之后,小强一直腹透到现在,而他的父母看在眼里,疼在心里。

小强妈妈说:“之前我自己做了子宫切除,听到这个消息真的受不了。当时医生问,你们家兄弟几个,可是我家小强是独生子呀……”在几方打听之后,家里人决定还是进行亲属活体肾移植,虽然有着经济的压力,但是大家都希望让这个年轻的孩子少一些身体上的负担,过上正常人的生活。“只要他好,我们有口饭吃就行了。只要有妈妈在,你在我心里肯定是第一。”小强妈妈面带微笑看着孩子,尽管面对重病,这一家人的温情却一点都没少。

在与其他病友交流中,小强才知道,有些人因为血型不匹配或者家人身体情况不符合手术条件,而无法进行亲属活体肾移植。他说自己是幸运的,“人家妈妈只给一次生命,我妈妈给我两次生命。”

小强妈妈面带微笑看着孩子,尽管面对重病,这一家人的温情却一点都没少。

问起小强有什么梦想,他突然轻松了起来,“我一直都想去云南大理看看,想去那里玩。不过做完手术就不能去人多的地方,这个梦想只能推迟了。还有,”小强兴奋地告诉我们,“我还想在康复的这段时间自考一个学历。小时候不懂事,不想上学,读到高中就不念了。”

稍作迟疑,他的脸上又露出同龄人或许没有的沉重,“以前觉得吃好睡好玩好,就行了,生病之后才发现,还有好多事情没有做。我还没有结婚,没有为家里做些什么,甚至没法给别人一个保证。刚得病的时候真的很消极,后来想通了,日子还得过,20岁不能过成70、80岁,而这次经历也正好是我重新思考人生的机会。”

采访最后,小强有几句话,希望我们转达给所有读到这篇文章的人,“我以前身体都很好,还献过一次血呢。但是千万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年轻,就忽视体检,一定要去做(体检)。平时生活作息也一定要注意。”